
建筑沙子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礎材料,在混凝土、砂漿、地基處理等環節中扮演重要角色。根據來源和特性不同,建筑沙子主要分為河沙、海沙、機制沙三大類,其質量直接影響工程結構的強度和耐久性。
主要類型與特性
1. 河沙:通過河流沖刷自然形成,顆粒圓潤、雜質少、含泥量低,是應用的天然沙。其良好的級配性(粗細顆粒均勻分布)能提升混凝土密實度,但近年來因環保限采,資源日益緊缺。
2. 海沙:含有鹽分和貝殼碎片,未經淡化處理直接使用會腐蝕鋼筋,引發建筑安全隱患。需通過淡水沖洗去除氯離子后方可用于低強度混凝土或地基回填。
3. 機制沙:由巖石破碎制成,棱角分明、顆粒粗糙,可通過調整生產工藝控制級配。相比天然沙,機制沙與水泥結合力更強,但需控制石粉含量(一般不超過10%),避免影響混凝土流動性。
工程應用要點
建筑沙子的選擇需結合工程需求:
- 混凝土配制:優先選用中粗河沙或機制沙,細度模數控制在2.3-3.0,確保抗壓強度達標。
- 砌筑砂漿:使用細沙(粒徑0.15-0.5mm)以提高施工和易性,同時需檢測含泥量(應≤5%)。
- 基礎墊層:可選用含泥量較高的廉價沙或淡化海沙,降低成本的同時滿足承載要求。
質量控制標準
根據(GB/T14684-2022),建筑沙需滿足以下關鍵指標:
- 堅固性(硫酸鈉溶液法測試質量損失≤8%)
- 氯離子含量(鋼筋混凝土用沙≤0.03%)
- 有機物含量(比色法試驗顏色淺于標準色)
隨著環保政策趨嚴,機制沙正逐步替代天然沙成為主流。工程實踐中需結合成本、性能、環保要求綜合選型,并通過篩分試驗、含泥量檢測等手段確保材料合格,從保障建筑工程質量。
上一條:天津砂石批發報價
下一條:天津建筑沙子批發報價